百家食谈蚕豆花开解谜题

2024/9/11 来源:不详

北方人对蚕豆的认识,多半要归功于鲁迅的文章。不管是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已;还是《社戏》中深夜归航偷豆的小伙伴,都离不开一个道具一一蚕豆(绍兴称罗汉豆)。现在闭上眼睛,仿佛还能看到语文老师讲课时的情景。中等身材,清瘦的面庞,蓬乱的头发,宽边黑框眼镜,操着一口江南口音,讲到得意处会微微摇着头:《社戏》里最传神的就是这个‘偷’字,用‘采’、‘摘’都是淡而无味,只有这个‘偷’字才充满童趣。”临下课前,老师还给我们留下一个谜题:江南一带为什么会有蚕豆花开黑良心的说法?并说:当你们亲眼看到蚕豆花时就会明白了。

《社戏》中看戏的场景

前年4月初,我有幸来到绍兴,而且第一次见到了蚕豆花。来到这座古城时,恰好细雨路过江南。石巷、小桥、流水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致。诗情画意的江南显得水灵灵的鲜活。车子经过绿荫两岸,平原上,土丘旁,高的树,低的草,俯仰生姿,一派绿意。远远望去,油菜花开了,这位艺术大师把大地装扮成了调色板,夺目丶灿然。望着窗外的美景,我好奇地问:怎么没有看到蚕豆开花呀?友人笑道:“这位小姑娘藏在深闺中,远处是看不到的。过一会儿,到了上虞我父母的老屋,让你看个够。”

烟雨江南

友人家的乡间老屋坐落在一个湖畔,村里每家院落外都有溪水流过,一幅典型的水乡景象。老屋斑驳陆离的一面墙上,挂着一长溜咸货:猪头、五花肉、前后胛……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未曾褪去的粗盐粒晶莹发亮。房前丶屋后几乎被一种绿油油的植物占满了,走近前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友人笑着说:这就是你念叨了一路的蚕豆花。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拨开肥大的蚕豆叶,一朵朵晶莹的小花,扑入眼帘。原来蚕豆开花很象芝麻,始于根部,节节向上。蚕豆花有花生米大小,白色花朵中间有紫斑,而那花心可的的确确是黑色的。此刻,我猛然领悟到蚕豆花开黑良心的民谚由来。

白色花朵中间有紫斑,花心是黑色的

微风吹过来了,墨绿色的叶片上,间或露出黑白相间的豆花,简直像极了一只只小蝴蝶在上下翻飞。蚕豆花可持续开放两个月,收豆时,下边的黑夹子里已蹦出豆宝宝,上边的花依然绽放着笑脸。我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不图虚名的生命。难怪清代诗人汪士慎赞它:蚕豆花开映女桑,方茎碧叶吐芬芳。田间野粉无人爱,不逐东风杂众香。

像极了一只只小蝴蝶的蚕豆花

这时,友人的父母迎了出来,一番寒暄后,大爷说:今天晚餐就让你这个城里人,尝尝新鲜的罗汉豆(蚕豆)是什么滋味吧。说话间,大娘已在厨房忙了起来。

粒粒饱满的新鲜蚕豆

绍兴人对蚕豆可谓情有独钟,在绍兴农村冬季作物中,蚕豆的种植比重极大。因为种得普遍,所以收获和吃蚕豆在农家生活中也就成了一个重要内容。说到吃,当地人最普通的吃法就是蒸,将新鲜的蚕豆去皮,取出鲜豆瓣,用大火蒸10分钟,使豆板起花状便可出锅了,入口鲜嫩酥糯。绍兴对于这种烹饪方式相当擅长,甚至在绍兴方言里,还有一个专门的熯字来表示,相当于蒸的意思。即煮饭时在饭锅中放上竹制的饭架,置菜碗于上,利用煮饭产生的蒸汽使菜变熟。

豆板起花状便可出锅了,入口鲜嫩酥糯

在我的印象中,如果用蚕豆炒菜,就应该剥去外面的软皮,露出鲜翠欲滴的蚕豆米,才好下锅炒。没想到,大娘用刚摘下来的嫩蚕豆炒菜,根本不用去皮,新鲜蚕豆真是比蜜甜,比酥软。嫩蚕豆配着炒什么都好吃,无论肉丁、肉片、鸡丁、鸡片,保证味道鲜嫩可口。大娘做了一个蚕豆米炒肉片,油烧至八分热,将蚕豆米放入,旺火快炒,少添水,稍稍焖一下,这时的蚕豆翠绿清香。重起油锅放入肉片煸炒,加葱姜蒜未炒至半熟,加黄酒、白糖、盐及少量生抽,再将炒好的蚕豆米回锅,略炒拌匀,装盘。

翠绿清香的蚕豆炒肉

待开饭时,饭桌上已满满地上了十几样菜。大爷又从地窑里拿出一坛存放了二十几年的黄酒,加热后给我们斟满了酒杯。第一次吃到这么新鲜的蚕豆,我也认真的品尝了起来。入口的第一感觉是清香;第二感觉是滑嫩;第三感觉是回味甜美。直到现在,这种自然的味道仍然深深地留在脑海中。就这样,边吃边聊,喝几盅老酒,慢慢享用着,直到又圆又红的夕阳落入湖中。

喝几盅陈酿黄酒,岂不快哉

突然想起某位文人之语:吃的境界不仅仅在于酒之美、肴之佳,能领略到某种心向往之的生活方式,体味到一点与大自然的沟通,不也很快乐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