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丝源流一站在钱山漾遗址的田野上

2022/5/13 来源:不详

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年4月3日,一群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年轻策展人来到湖州,来到湖州城南的钱山漾遗址,探寻丝路之源。

春天的江南,春天的湖州,春天的钱山漾遗址,处处透彻着春天的绿,春天的花,春天的韵。遗址上的田野,一片片青绿的小麦已抽穗;麦芒闪射着春日的阳光,似要把天空染绿。

?

桑、蚕、丝、绫、绢、绸,编织成江南的柔、软、清、幽、雅。江南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曾经演绎过多少动人的故事;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蚕桑与丝业渐渐远离这粉墙黛瓦的江南。

民国初的湖州城南一片清丽;硕大宽阔的钱山漾清波粼粼水光潋滟。一日,一个少年的身影在水边晃动,他时而站立,时而弯腰,一双手在水里摸索着什么。捕鱼捉虾?对呀,摸点鱼虾螺蛳,来点荤腥,补充点营养。咦,那是什么呢?石头?摸起来一看,确实是一块石头,这不是一块啊,应该是一根或一条石头;还有像犁一样的石片。怎么这么光滑?哇!有好多这样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啊,捡回家当玩具玩吧!这水边的少年是谁?他就是住在钱山漾边上的慎微之,这个村就是潞村。

年夏,天大旱。炽热的阳光炙烤大地,把个湖州钱山漾的水都蒸发到江南的天空。整个钱山漾,只留漾底的一些些水。

正值暑假,早已过了而立奔向不惑之年的慎微之冒着酷暑,又来到钱山漾。童年的记忆挥之不去,童年的好奇让他思考至今。这些磨光了的石头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钱山漾干涸的漾底,杂草从曾经的淤泥里探出脑袋,看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皲裂的泥土中凸起一个个石器,好多石器呀:石质的刀、耘田器、石锛、石斧、石镞、石凿、石犁,还有石钻、石戈等。微之那个兴奋啊!他相信,这钱山漾下面肯定是古代的一处村落。他,慎微之,撩开了钱山漾神秘的面纱。

年5月,慎微之在研究了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器后,发表了他的《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他说:“若大规模发掘定能获得大量石器以及化石,可使吾人了解原始南方人之生活习惯及生产方法等”,从而“不但对于整个人类学有空前贡献,即对于以前文化来自西北说,亦不攻自破矣。”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浪”,在中国考古学界激起圈圈涟漪。

年3月,钱山漾首次被考古发掘,古遗址渐渐展露在人们的眼前。年,年,年,年,钱山漾遗址像块磁铁似的吸引省市考古机构和学者对它进行考古研究。考古中,除了出土很多石器,还出土了陶瓷的鼎、罐、碗、壶、盆、钵;以及纺轮、网坠、制陶拍子;还有稻谷、芝麻、蚕豆、甜瓜、酸枣、毛桃、花生等植物种子。但最让人惊奇的是,从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绢片、丝带、麻等织物。经测定,那片绢,距今约年到年之间。

钱山漾的面纱终被揭开。钱山漾遗址,曾是新石器晚期的一个村落;而这片绢,专家确定是用家蚕丝编织而成的。

家蚕、蚕茧、蚕丝、绢片,湖州的先民在四五千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载桑养蚕纺纱织布;他们耕田种稻张网捕鱼;他们筑房建屋生生不息。

?

河流、荡漾,稻田、鱼塘,桑地、蚕房,勾勒出一处江南胜境。勤劳、善良、聪慧的湖州先民,创造了江南特有的农耕文明。

四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某日,河岸边的菰草冒出新绿,在清澈的河水中随风摇曳。白鹭在天空飞翔,再驻足于田间。男人拿着石头做的劳动工具在田间犁地播种;田边的桑树地里,女人背着竹篾编成的筐采着碧绿的桑叶。满满一筐桑叶,回去喂养家里的蚕宝宝。

简易的屋内,那小小的虫儿不停地啃着那流淌白色如乳汁的桑叶而慢慢长大,再长大。虫儿老了,口吐着银白的丝线作茧自缚。女人看着这白花花的茧子,一股幸福在眉眼间显露;眼角的皱纹舒展,舒展成一颗闪亮的珍珠。

一颗颗圆圆的白白的茧在清澈温和的水里翻滚;抽丝,剥茧,一根根银白的丝线缠绕在纺轮上,一圈圈一圈圈地厚重起来。一个个石制的纺轮渐渐变得银光闪闪。

一简陋的木制架子上,一根根一股股蚕丝横横竖竖经纬交错。男耕女织,编织是女人最拿手的啊。一幅幅绢绸,在女人的手中缓缓流出,似一挂瀑布,如一匹飞练。“吃饭喽!”男人的竹篓里,几条鱼儿挣扎着,似要跳出这竹做的篓子。女人停下手中的活儿,站起身接过男人手里的竹篓,转身剖鱼煮饭。

?

“这遗址在哪儿呀?”中国美院的几个年轻人四周张望,所看到的是钱山漾明媚的春光。“咕咕咕——咕咕——”回答他们的是几声鹁鸪的叫声。这就是遗址?这麦田的下面,就是钱山漾遗址。

钱山漾下面是一个村落,先人怎么会住在这里?钱山漾真神奇,钱山漾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常年生活在钱山漾周边的人,乃至离钱山漾很远的人们,曾经说着钱山漾的传奇故事。湖州城南实验学校的庄乐山老师、王真正老师把钱山漾的故事写了诗。庄老师一首《钱山漾传说》,写道:“碧山环绕一农庄,田秀河清白鹭翔。庄内钱家真富裕,锅铲金铸银满堂。为富不仁霸男女,唯有芳儿心善良。家狗叼铲仆追去,回首只见一汪洋。”王老师写了首《钱山漾遗址》,他也写道:“钱山水漾映青山,黍稻桑麻色璀璨。慎氏常年湖边住,微之漾岸踏水缓。无心水中石头异,有意拾起作耍玩。不想地下藏古迹,石器丝帛数千年。”两位老师,对钱山漾文化情有所寄。

钱山漾原先不是漾,那个村叫钱家庄。整个庄只有芳儿温柔善良;还有那条狗,也很善良,且通人性。“轰隆——”地陷下去了,钱家庄成了一汪洋,成了钱山漾。

故事,只是个传说,一个村眨眼变成漾。也许,湖州先民曾经生活过的这个地方,在某年某月某日一次洪水侵袭之下不复存在;因为它靠近太湖。

湖州先民,不会屈服于自然。南太湖畔那广袤肥沃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理想之地。

?

站在钱山漾遗址的田野上往北望,眼光穿过頔塘,一座小山突兀地面。这就是毗山。四千多年前,湖州先民在此开了一条河,现在命名为“毗山大沟”。考古中发现,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道,河岸边有木桩和竹篱。这是为了加固河岸避免河岸塌方最好的办法。

太湖之南,原先是一片沼泽,软质淤泥随水横流无法固定。毗山大沟,开创竹木围篱透水技术之先河。此后各朝各代北来移民都用此技术开挖河道。太湖南岸,溇港圩田、桑基鱼塘,渐渐形成一个系统,造福一方百姓。

杭嘉湖,河道纵横,荡漾星罗棋布。人们在浜和兜边筑房而居枕水而眠。村外,田和地高低有致交错有序。地上,大片的桑树浓绿成荫;田里,青绿的禾苗随风起浪。

小河里,?泥船上,男人两手握着?篰?起黑色肥沃的淤泥甩进船舱挑到地里田里。桑,更茁壮;叶,更肥厚宽大。淤泥上岸,河道通畅;庄稼得肥,丰收在望。

蚕,在江南,在湖之州,行(hang)了几千年。一颗茧,拉出千米之长的细细润润、圆圆白白的丝,系住历史的那头,延伸到历史的这头;再编织一幅幅历史画卷,让蚕桑文化绵延至今。

钱山漾,已不是单纯的钱山漾,她已是一种文化,根植于太湖南岸肥沃的土壤之中。

注:行(hang),蚕乡对蚕的爬行不说“爬”,要说“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