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天,10时34分
2022/8/16 来源:不详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
11月22日10时34分
将迎来“小雪”节气
专家表示,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水量逐渐增加,并不断自北向南扩展,气温明显下降,公众应注意防寒保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小雪”期间,寒潮和强冷空气不期而至,北国大地迎来天寒地冻的日子;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江南水乡大范围大风降温,呈现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瑟瑟寒意。
而就在今晚
广东也将迎强冷空气“暴击”,
而且还是“气温大跳水”那种哦!
话说上次
影响到咱们的“强冷空气”
已经过去十几天
可大家的态度很一致:真没啥
冷空气
准备再次光临咱们的“鸡腿省”
可回头看看这两天白天的天气
就一个字
热
今天(21日)白天还有点热
而到下午
北方的朋友“冷空气”
带着礼物静悄悄地来了喂~
进程和之前还是如此地相似
21日上午:粤北有冷空气提前渗透
21日傍晚:强冷空气主体影响粤北
22日凌晨:影响中北部
22日早晨:冷空气到达广东沿海
而今天(21日)16时51分
全市各区寒冷黄色预警信号生效
据市气象台监测,广州市达到启动气象灾害(寒冷)Ⅳ级应急响应标准。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从21日16时51分起启动广州市气象灾害(寒冷)Ⅳ级应急响应。请按照预案规定做好防御工作。
看来这次是来真的啦!
广州下周天气预报如下
有人在问
这次的冷空气
比上次相比有没有什么不同?
更冷!
虽然强度差不多
但这次的基础气温低一些
而且降水明显
一来二去,体感会感觉比较冷
当冷空气碰上小雪
爱吃的广东人又开始搓手手了
所以我们给大家安排了
↓↓↓
适合小雪的食物:
肉食有牛肉、鸡肉、羊肉、虾肉等;蔬菜有黄豆、蚕豆、胡萝卜、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雪梨、柚子、橘子等。同时,小雪气候干燥,人们普遍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些干燥,日常可适当进食具有润燥生津作用的食材,如银耳、北沙参、玉竹、莲子、百合等。
羊肉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注意!寒气渐伤人
小心“小伤风”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广州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指出,象岭南这样秋冬转换不那么剧烈,人们最容易被风邪、寒邪伤于无形,当前阶段防治“小伤风”是要务。
根据历年经验,张忠德教授说,从现在到次年清明时节,受气候影响而呼吸道疾病多发的情况,将一直持续。
张忠德教授说,最“受伤”的,会是肺气不足、胃气不足、肾气不足等中医称为“正气不足”的人群,他们包括:老年人、小孩子、慢性病患者、经期前后的女性、熬夜多或生活作息差人士、饮食嗜寒凉人士等。
姜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防治“小伤风”很简单
热茶姜汤泡个脚
对付“小伤风”或感冒初起,医院折腾,张忠德教授说,首先就添加衣物保暖,然后喝点热茶、姜汤,或者洗个热水澡,就能驱走“小寒气”。当然,有条件的,晚上做一点艾灸,甚至泡一下脚就更好了。
广东人擅长的“煲靓汤”就能对付常见咳嗽。风寒咳嗽用陈皮红糖姜汤,鼻子堵的就加点葱白,煮20分钟趁热饮下;风热咳嗽,就用玉竹、雪梨、沙参这煲汤;如果咳嗽有痰,黄色的,可以用点罗汉果、青橄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六道药膳
应对近期小问题
原料:淡豆豉10g,葱白15g,白萝卜30g。
制法:将各物洗净,白萝卜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原料:生姜3g,大枣3枚,紫苏叶10g,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丝,大枣去核,与紫苏叶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ml,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原料:芦根15g,薄荷5g。
制法:将芦根、薄荷洗净,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发热,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欲冷饮者
原料:紫苏叶10g、绵茵陈10g或木棉花20g,猪瘦肉g,生姜2-3片,精盐适量。
制法:将各物洗净,猪瘦肉切成小块,与紫苏叶、绵茵陈或木棉花、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放入适量精盐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平时易“上火”或“湿热重”的人。
原料:薏苡仁20g,红豆20g,粳米50g,生姜3-4片。
制法:生姜切丝,将薏苡仁、红豆浸泡过夜,再入粳米、姜丝煮粥。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困中焦,头重,口中黏腻,肢体困重,大便黏腻者。
原料:黄芪15g,紫苏叶10g,大枣3枚,生姜2-3片,红糖适量。
制法:上四味共入砂锅煎取汁,放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机体免疫力差,平素易感冒,怕冷,打喷嚏,胃纳差者。
广州日报综合自
广州天气、健康有约、湖北日报、广东公共DV现场海报设计:谭慧兰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