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藏在教科书里的美食,你还记得多少
2023/6/28 来源:不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我们的教科书里不只有这些知识,还有许许多多令人垂涎的美食。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许多课文已经被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是有些课文,肯定会印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就来看看,下面有没有诱惑你流口水的课文中的美味吧!
高邮咸鸭蛋——《端午的鸭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鸭蛋的黄是通红的。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这段话,甚至如今还会不自主地流口水。自从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被收录进课文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个小孩子缠着爸爸妈妈买上一兜咸鸭蛋。
杨梅——《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者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自从读了《故乡的杨梅》,很多人除了沉溺于江南特有的景色外,还会在心里为杨梅留下显眼的位置。
牡蛎——《我的叔叔于勒》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毫无疑义,父亲是被之中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在这细腻、生动的吃牡蛎动作的描写下,相信很少有人会对此不动容。甚至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在心里默默重复着她们的动作: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嘴很快微微一动、把汁水吸进去……
煮罗汉豆——《社戏》
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捧了一大把,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罗汉豆,即蚕豆。鲁迅先生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就是和鲁迅同行的小伙伴,在一起围着煮罗汉豆。
除了这些课本上的美食外,还有《金色的鱼钩》中的草鱼汤、《大森林的主人》中的松鸡、《孔乙己》中的茴香豆......每一个美食都会勾起我们读书时的回忆和满满的胃口。
川古佬鸭蛋咸鸭蛋正宗流油高邮油盐蛋四川特产自制红心非海鸭蛋淘宝旗舰店¥56¥6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