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工
2023/8/29 来源:不详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32949771012291&wfr=spider&for=pc
最近网上爆发酱油的热议,不禁勾起了我对第一次打工的记忆。
七十年代从高中毕业到上山下乡,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街道考虑我家经济条件太差,便推荐我去酱厂做临时工。酱厂是宜兴城里唯一一家生产酱、酱油和酱菜的工厂,原址在北大街上,即如今大统华超市北首。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经过那里,总看到朝西的墙上刷着两个蓝色的大字一一"醤園",隔壁则是一家做秤的店。不过那时这地方已成了专做酱菜的工场,厂部和制酱及酱油的生产车间已经搬到东门水浮地。
厂长是个从山东南下的老干部,姓张,穿着一身旧军服,长得矮矮胖胖,没有一点儿"山东大汉"的彪悍形象,不过他的模样倒是让我真正理解和记住了"鹤发童颜”这个成语。
张厂长很热情,亲自带我参观工厂。厂很小,却五脏俱全,除厂部外,还有原料、蒸料、制曲、浸淋、晒场、灌装等车间,甚至还有一个机修车间!最后张厂长告诉我,分配我在蒸料车间,让我下午3点钟直接到车间上班。每月30元工资,节日、周日休息,我对这个待遇十分的满意。
蒸料车间一共才2个人,除了一个30多岁、姓管的师傅外,还有一个就是我。
车间不大,就平方左右,有点像老式的会场。顶头3米分成两块,右边约三分之一是一个下沉的深坑,是堆煤,生炉子烧火的地方;余下三分之二则建了一个高一米右右的灶台,有几级台阶可以上去,有点像旧时会场的主席台。灶台右边位置埋了一囗直径近2米的大锅,锅的周围建着近1米高的水泥围墙,朝灶外料场则有一扇厚厚的可隔热的活动铁门,打开就成了出料口。蒸锅上架着两根粗粗的钢管,上面放四爿用铁、竹制成的篦子,正好拼成个圆形。灶台左边安有几个水泵,下面则是一个贮水的铁罐,利用炉子余热加温,是给蒸锅换水用的。另外偷偷告诉你,后来我发现那里每到晩上,就是夜班或住厂男工的免费淋浴场:凸起的高台,昏暗的灯光,缭绕的蒸汽,精赤的男人……
每天上班,先是蒸锅换水,把炉膛里的煤渣清出倒掉,再带一车煤回来,然后点火烧水。待蒸锅水汽弥漫时,便一锹一锹把原料车间已经经过配比(以做酱油为例:有打碎的麦粒,麸皮以及做酱除下的蚕豆壳等),浸水,拌匀,并推放在料场上的原料通过上料机送进蒸锅。上面用铁耙将料铺匀,下面则加大火力猛烧。待到篦子上的原料处处透出浓浓的蒸汽(不透气的地方就用铁耙挖到通气为止),两人再合力抬起4块厚约5厘米的木板将蒸锅盖上焖实,炉内则慢慢熄火。
半小时左右打开蒸锅盖子,开启排风扇透气。在蒸锅出料口边上,安有一台长约10米冷风机,我把蒸锅中的熟料铲到冷风机进料口,滚烫的熟料随着螺旋杆转动,经风力冷却送到出口,下面就有制曲车间的工友拉到曲池里制曲,经48小时左右,便送到浸淋车间进一步恒温发酵,经几浸几淋并加盐,大概一星期后再用泵送到院子一排排的大晒缸里。
晒缸在院子里排得整整齐齐,一个个戴顶圆锥形的帽子,看上去颇为壮观。这种帽子是用竹篾编成后又用桐油刷过了几遍。每到晴天,晒场工人就帮它们一个个摘去帽子,让缸中的酱油在太阳下晒曜。按酱油品种,加入一定的用饴糖熬制的酱色,增加酱油色泽。同时用一根端上安有一块小木板的棍子,不时在缸里搅和。
晒过一段时间后,便是灌装。用得最多的是像酒坛一样、两头小中间大的小口坛子装酱油,装好后用加稻壳的黄泥将坛口封好,再装上船只发往各公社的供销社及各零售点。还有就是瓶装酱油,那种瓶装酱油中的酱色加得少一些,就有点像现在的生抽,老家乡下则俗称之为"白酱油"。
吃过这种"白酱油"的人总说它比平常的酱油要鲜。不错,真是这样的。因为这种酱油中加了一点料一一"鲜水",不明真相人听起来以为是"仙水"呢。其实这种"鲜水"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到上海味精厂买来的、人家做味精剩下来的"下脚水"而已!大家不知道名称,又确实很有鲜味,所以就称其谓"鲜水"。
那时的酱油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真正的零添加。可要用现在的卫生标准来衡量当时的生产环境,那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在酱厂虽然只做了一年的临时工,但让我这一张白纸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也了解了酱油制作的过程和工艺,也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