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散时期犹太人的饮食习惯

2023/6/4 来源:不详

夏季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719119.html

公元70年,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犹太民族失去家园,为了使犹太人在失去地域联系的情况下生存,在流散状态下保持自身统一文化传统,犹太拉比编纂《塔木德》,涉及训诫、历史、诗歌、寓言、法律、宗教礼仪、生活习俗、农业、医学等方面,其所确立的生活方式为所有犹太人所接受,使呈散居状态的犹太人成为一个整体。而饮食方面,在《圣经》基础上,《塔木德》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流散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圣经》规定的饮食禁忌的基础上,借鉴了流散地的饮食风俗,犹太饮食进一步发展。多年的流散生活,使散居各地的犹太民族饮食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圣经》中所规定的饮食禁忌逐渐放松,面对现代化的浪袭,不同背景的犹太人对饮食禁忌怀有不同的态度。直至建国后,国家试图将饮食作为构建国家意识的一种手段,逐渐形成共同的饮食习俗。

赶出故土的犹太人

相比圣经时代,塔木德时代对饮食的规定更为详细、细致。

第一,详细的规定了如何进行屠宰,让动物尽量没有痛苦的死亡。合格的宰杀动物必须遵循以下5点:其一,宰杀过程中,刀的前后运动要连续,不得中断;其二,刀要直接划过喉咙,不能深插在肉里;其三,切割的时候要轻;其四,切割时必须在规定的地方切割;其五,下刀不得撕扯,不得在气管或咽喉上移动位置。另外规定有三种人不得宰杀动物:聋哑人,因为不能诵说必要的祝福;低能的人、未成年人,没有充分的能力从事如此繁杂的工作。宰杀所用的刀必须锋利光洁,刀刃上不能有缺损,以确保能够一刀毙命。

第二,拉比延伸了《托拉》中对饮食的诫命。规定不能将任何肉与奶相混合。肉的范围包括一切牲一畜和禽类的肉,奶的范围包括切乳制品,如牛奶、黄油、奶酪等。根据这一规定,犹太人不可在同一顿饭中既吃肉又吃乳制品,因而不可用黄油烧肉,不可在吃了肉类食品后用冰激凌等作为餐后甜点。尽管不同的犹太人对如何遵守这一规定有不同的解释和做法,通常的做法是间隔6小时再食用另一种食品。此外,由于该规定的存在犹太饮食律法禁止用烧过肉的锅煮奶或乳制品,禁止用煮过奶或乳制品的锅烧肉。不仅如此,连容器、洗涤池、炊具和餐具都不能交叉使用。因此,可食餐馆和遵守犹太饮食律法的犹太人家中的厨房通常备用有两套容器、炊具和餐具,以及两个分开的洗涤池,分别用于肉类食品和奶类食品。在犹太旅馆,一般都有两个厨房。另外,《圣经》列举的4种可食的昆虫类,由于不同的鉴定方法,在此时期禁止食用。根据一般的规定,凡禁止食用的动物,其卵、乳等都为禁食食品,唯一的例外就是蜂蜜,蜂蜜是犹太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犹太美食

第三,《圣经》中没有对能吃的食物有所偏爱,只规定了饮食的禁忌,但《塔木德》有偏爱的食物,其中最为推崇鱼、蛋、枣、蜂蜜四类食物,认为这是对人类有益的食品。常吃鱼有利于促进消化、使身体强壮;所有的蛋类,鸡蛋是最有营养的食物,同类大小的食物中,煮鸡蛋是最好的;水果中,枣是最令人满意的,枣可以增加身体热量,有助消化,不伤心脏,中午最适合食用,这时的枣能够助消化、去抑郁、愈痔疮;蜂蜜以及一切的甜食都有助于伤口的愈合。犹太人喜爱蔬菜,喜爱甜菜、马蚕豆、大蒜、萝卜,但这些蔬菜都要适量。不能食用洋葱和生蔬菜,洋葱含有刺激性液体,生蔬菜使皮肤苍白,降低体能。

第四,《塔木德》指出,饮食要有节制。健康体格的基础是饮食的节制有度。基本原则是吃1/3,喝1/3,留下1/3的空,合理进食的时间是感觉有需要进食的时候,渴时饮、饥时食。在旅行时,尽量减少饭量,以避免肠胃不适。犹太人之所以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节制饮食和讲究饮食之法。

然而到了近代,受启蒙运动影响,犹太人在隔都中兴起了哈斯卡拉运动,希望改革犹太教,使犹太人与现代社会相融,这些人对于社会的诉求也反映在了饮食上。对于饮食的态度,可以分为四派: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和重建派。

犹太美食

正统派要求犹太人无条件地遵守犹太饮食律法。无论是口传律法还是成文律法中有关饮食的规定,都是独一无二的启示的产物。与犹太人订立的约,是犹太人对上帝承担义务的律法准绳。对正统派而言遵守饮食律法是遵循诫命的需要,是保持神圣生活的需要,是作为上帝选民的需要,更是保持民族独特性的需要。

改革派认为产生于《托拉》的犹太饮食律法是源于西奈山的启示,上帝的精神贯穿其中。但是同《托拉》一样,饮食律法并非如正统派所说是一次启示就完成了的结果。他认为饮食律法是人类的作品,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其产生到最后版本的形成,历经诸多改变。因此经过多次启示才完成的犹太饮食律法,并不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因此对待犹太饮食律法,需要作历史的分析,进行批判的研究。

保守派承认犹太饮食律法,但只需领会其中的精神而不拘泥于形式;同时承认饮食律法来自神启,但却不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而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保守派对犹太饮食律法持双重态度,不像正统派那样完全支持,也不像改革派那样一度完全地摈弃,他采用的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方法。

重建派不承认犹太饮食律法是上帝的启示,因而不具有神圣性。他们认为,古人对犹太饮食律法赖以形成并用以说明它所赋予《托拉》和拉比文献的权威地位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使他们获得了某些重要含义的知识。这些是造成古人拘泥于饮食律法并照本宣科的原因,因而认为饮食律法有着超自然的起源。但重建派认为,这种理论基础还应该包括那些依然具有相关性的隐含含义,而这些完全可以作为现代犹太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在重建派看来,犹太饮食律法乃是犹太人的风俗习惯。这不仅因为“诫律”没有“民间习俗”表达的内涵,还由于习俗的特点是由所属的文明决定的。由此见得,在重建派那里,犹太饮食律法更多的是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民俗习俗,而非具有神圣约束力或者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

这种饮食方面的分歧是散居犹太人从未意识到能够产生纠纷的一个问题,为了维护民族统一,增强凝聚力,年犹太人有了专门供自己民族使用的标志食品——Kosher(可食),这个食品认证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并且被世界人民认为是认证程度最严格、最高的食品认证。

漫长的散居生活使犹太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客居者”的辛苦与无奈,因此从年开始,犹太人不断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从年到年,经过5次有组织、有目的的阿里亚运动,最终实现了复国的愿望。

尽管犹太复国主义者宣称自己是圣经以色列人的最直接的后裔,但实际上新移民在气候与饮食上与古以色列完全不同。如果以色列人希望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就必须吃这片土地所产的粮食。总的来说,犹太人对圣经中所描述的在这片土地生长的美味的枣、橘子、石榴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季节水果也准备好去接受这些曾经在这里生活的民族了。

据《圣经》记载,迦南地有七个物种:杏仁、小麦、大麦、石榴、无花果、橄榄和葡萄,这七个物种是上帝的祝福。近现代以来,涌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逐渐熟悉了这片土地。在巴勒斯坦地区,现代社会与圣经时代的食物种类,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对早期定居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来说,葡萄与橄榄在烹饪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两种食物与圣经时代相联系,把古犹太国与现代犹太国家联系在一起,犹太复国主义者以此来试图塑造一个全新的、自给自足的犹太国家。

但是随着复国主义运动的深入,定居者意识到,种植葡萄成本虽小,但后期生产葡萄酒需要更大的投资和更长的时间,包括建筑的投资、设备的生产和需要航运到欧洲去销售,与此同时,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的柑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柑橘最终代替橄榄和葡萄成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新象征,引领着以色列步入前所未有的繁荣。

犹太复国主义者从试图将现代巴勒斯坦地区的物产与圣经时代的物产联系在一起,以此构建与古以色列相联系的现代国家,到因地制宜发展物产,本质上是淡化建国的宗教因素,将经济利益放前,做一个真正融入中东地区的国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