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吃它最鲜嫩清水煮就灵透,还祛湿
2025/1/21 来源:不详4月第一天,我的厨房迎来一群小伙伴。
绿油油、嫩生生,交叠排列,很有春天的气息和韵味——小青蛙。
哈哈,把蚕豆叫成青蛙,可不是在跟你们开愚人节玩笑!
这是云南人对蚕豆的戏称,听着荒诞,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蚕豆仁颜色碧绿、身材肥厚,可不就跟蛙蛙差不多嘛~
云南人管蚕豆叫青蛙,连带着吃法,也跟青蛙好动的习性相关。
蚕豆和茴香煮成汤,两道绿影相互交汇,叫青蛙钻水草;
蚕豆和蒜薹炒一块,蒜薹细长挺直,叫青蛙抱玉柱。
有钻、有抱,自然还有跳来跳去的青蛙,喏——青蛙跳石板。
搞错了,重来!
剥壳去皮的蚕豆和糯米粉揉一块,再切片用平底锅煎熟,就是糯唧唧的豆面粑粑,云南人管它叫青蛙跳石板。
一整片平整的小板板,点缀着青青绿绿的小点,可不就是青蛙往石板上蹦跳了去嘛~
你们别看这菜乡野味十足,人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
它曾上过云南南博会晚宴,宴请过各国政要!
名头响亮,食材却很简单,咱们备好蚕豆、糯米粉就能开整。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蚕豆的选择,首选新鲜未剥壳的蚕豆。
每年3月底到4月上旬,是青蛙蚕豆上市的好时候。
现时的蚕豆,身材饱满,豆仁上的小月牙呈翠绿色,吃起来最是鲜嫩、清甜。
和糯米一块煎成饼,当成早餐来吃,热乎又快手,轻松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早餐有了,我今儿再额外贡献一道小炒:青蛙背玉石。
其实就是蚕豆烩乳饼,加火腿一同炒好,一青二白三红,看着就下饭。
乳饼是云南特产,可以理解为羊奶或牛奶制成的奶酪,奶味醇厚,质地细腻。
对比起糯米来,自然要贵气一点,所以也取名叫“玉石”。
我是在某宝上买的,你们搜关键词就能买到,也可以用煎烤奶酪来替代。
要是两样都没,大家还可以换成马蹄,口感不一样,但也好吃得很!
春天人容易乏闷、湿气也重,蚕豆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的作用。
趁着蚕豆新鲜上市,大家可得抓紧吃起来了!
-青蛙跳石板-
[食材]
蚕豆g糯米粉g糖适量
此配方为2人份
1大勺=1tablespoon=15ml
1小勺=1teaspoon=5ml
[食谱]
1.蚕豆剥去外壳,祛除豆衣,蚕豆米分开两半备用
2.碗中放入g糯米粉,边揉搓边加入清水,至面团成团不沾手即可
3.放入剥好的蚕豆米,揉均匀把蚕豆米都包在糯米团里
4.把面团整型成圆柱,切成约一指厚的片备用
5.锅中放入2大勺食用油,直接凉油放入青蛙石板煎至两面有脆壳,出锅配上白糖一起吃即可
-青蛙背玉石-
[食材]
蚕豆g乳饼g火腿g盐1小勺淀粉适量葱白2根
此配方为2人份
1大勺=1tablespoon=15ml
1小勺=1teaspoon=5ml
[食谱]
1.蚕豆剥去外壳,祛除豆衣备用
2.火腿、乳饼切成小片,葱白切碎备用
3.锅中放入2大勺食用油,放入火腿丁、葱白碎翻炒出香味
4.放入蚕豆米翻炒,再加入3大勺清水转中小火焖煮2分钟
5.然后加入乳饼、适量的盐翻炒
起锅前加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即可
吃春这件事极其幸福,就连处理食材的过程也不觉得枯燥。
割开豆荚取豆仁,再剥豆皮、掰豆米,一套动作下来,非常解压。
三下五除二,两道菜齐齐出锅,摆个盘,布个景,这搁私房菜馆不得88起步~
煎好的糯米粑粑可以单吃,但更推荐大家蘸白糖、红糖,或是盐、辣椒面,味道更丰富些。
“石板”外皮酥脆,一口咬下才惊觉,居然是“豆腐渣工程”。
内里是缠绵的,糯唧唧、软黏黏,和着清脆的蚕豆,层次分明,好满足~
至于另一道蚕豆烩乳饼,我已经准备好勺子、米饭来迎接它!
乳饼的清香和蚕豆的嫩甜相互交融,配上咸香的火腿,直接擓一勺就能往嘴里炫~
提起蚕豆,总能想起小时候外婆给做的蚕豆项链。
蚕豆往盐水里滚一趟,用针线穿起,小孩子就把这碧绿的项链挂脖子上,边走边吃。
一个接着一个,剥掉皮、扔进嘴里,是最朴实又好吃的小零嘴了,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人的童年回忆吧!
现在长大了,每年和蚕豆的会面也不满足于此了。
甜的、咸的,做糕点、做零食、拿来炒......也积累出了不少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