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的情怀,收录于记忆中入诗
2023/11/6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www.wzqsyl.com/高士玄胸裾发逸,农人果腹手肩胝。栽秧种藕春芳尽,眼触炊烟化入诗。栽秧的季节,每年立夏开始,小满结束。至少在我们家这边是这样!依照节令的齿序,结合总结出来的经验。所谓立夏之前不下雨,耕牛犁耙高挂起!也就是前一段时间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雨,再加上南盘江和各个水库也有一定的积水量,所以今年家乡村里能够应令时节栽秧。追根溯源。讲一讲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栽秧的过程。今年比较特殊,春寒的有点多,所以培育秧苗很早就开始了,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这边就已经开始浸种啦!浸种一天后,沥干水分,让其发芽。所谓发芽,就是保证它有充足的阳光温度和水份。等有些小白芽出来,就可以准备播撒稻种。发芽时,同时进行的是蓄积农家肥,晒干打碎。以便播撒稻谷的时候,能够对稻种进行一定的覆盖。现在圈养牲畜的的情况也比较少,蓄积农家肥有比较困难,再说为了文明,我乡已经明文规定不准堆积肥料!聪明的人总是有办法,收集腐殖质土。也就是种花用的那种土。到山里边或树下去收集,然后晒干槌碎待用。这之中同时制作秧田。这事得精耕细作,比起稻田来还要细致!现在已经不是用牛耕田的时代。那终将只是儿时的记忆!在播撒种子前,才进行翻耕打了,因为过早地进行翻耕打烂泥土的话,泥浆沉淀,泥田板结,不利于稻种的生根和生长。做秧田是个细致活,就像做水泥地板一样。保持秧田上面一点薄薄的水。用木板轻轻的拖平,如果泥水匠干这种活,绝对是得心应手!我小时候的记忆当中,没有平木板,用个扁担也可以做成。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种植莲藕,只要水田里的水足够!我们这里也叫埋藕。基本上是这样规定的,主要是在路边上的水田,都应该栽种莲藕,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一种荷谐的美。之后就是播稻种、铺盖农家肥粉,打农药,这里所说的农药通常就是除草剂。从前没有打农药这事,为了防止过多的杂草带到秧苗中,占用秧苗的资源,同时也房子插秧的时候不方便,所以现在的人,都偷懒啦!之后就是覆盖地膜。保证稻芽变稻苗所需的温度湿度,防止鸟雀把稻种吃光。接下来除了不时时常走访看看。就是静静的给它时间慢慢生长。时间到了,稻芽变针芒,微青黄变成深绿也,就应该及揭开塑料布,让到秧苗与大自然的空气水分和阳光更亲密的接触。秧田揭膜即兴文詩般雨稻芽已育變針芒,苟乘風微揭膜秧。澆秧田微綠水,洗清薄膜小池塘。拂風翠柳波圈皺,睥水溝田種藕忙。載負風歸饑愈烈,細鹽豆飯和酸湯。………………………………………………………………这好了,时光荏苒,春天将尽,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保证秧田里有足够的水分。育苗的秧田,多数建在河滨。我从小到如今都用个很长柄的木水瓢(长瓢),从河里向秧田里面舀水。每天早上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舀水,哪怕就是去上学,之前也要把水舀够,偶然看见很传统的地水龙抽水,那都是古董啦。现在时代很进步了,基本就是靠抽水机抽水,哪怕是没有电,也可以用柴油机和汽油机。如果是种了莲藕的水田,要保证水田里面随时都有水。做法跟灌溉秧田一样,还要不断地补充肥料(化肥)!这个时候,荷叶也差不多有铜钱那么大了吧!村居文/詩般雨稻苗轉綠東風癲,翠箭茭菱藕葉錢。旱月積塘低濁,水龍車轆飲秧田。秧苗在生长中,大田里边的蚕豆或小麦也应该成熟了。收割完田里的豆麦,就是翻挖田的时候。从前都是手工来做,年轻的时候,一到翻挖大田,大家皮肤都被晒得黑黑地。之后是挑粪入田,现在不做了,不文明!呵呵!现在都是用耕田机拖拉机……还有更懒的方法,水进来泡田的时候,一个拖拉机,耕田、犁田、耙田全部搞定。曾经的水牛黄牛,基本上被吃到肚子里,牛耕田变成图画里的一种传说。栽秧之前,要搞个仪,通常叫开秧门。那是种稻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仪式,比方说傣族,哈尼族,苗族等等。汉族现在如果有做,那并不是传统,纯粹就是为了炒作一下。我们这个地方种田差不多变成了一项活动。可能是因为田少的原因吧,约三五个朋友一起,边聊天边插秧。干了一天,腰酸背痛腿抽筋,然后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明天又去下一家。当然啦!一个商业化的时代怎么可能没有商业式的操作模式。如果不想麻烦朋友,你就去找点临时工,都不要到劳务市场,就到老街交叉口那些地方,一到农忙的时节,总有一些闲不住的人出来卖点商品劳动力。更加简单的方式其实就是用插秧机。插秧机的效率非常大。甚至你都不用去培育秧苗,连工带料,一次性搞定!就按亩数算价钱!一个传统农业的时代马上就要结束了,之所以还保留我们一两分土地,我想是一种情怀吧!我们山上的地,早就被人家大户承包了!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水田也会被大户大片大片的承包,我们也终将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做个简单的记述!以便将来怀念逝去的农业生活。初夏夜陋工持作越千年,偶句吟成酒墨笺。初夏晚茶浇烈热,书香闲淡韵中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