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的黄花苜蓿,掌握着几种科学间作
2023/11/20 来源:不详黄花苜蓿,又称野苜宿,通常是呈开展的株丛,但也有直立的,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苜蓿分枝能力极强,喜湿润而肥沃的沙壤土,比较耐寒。但黄花苜蓿种植需要掌握很多技巧,而如何正确进行间作和混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间作与混播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黄花苜蓿的产量,所以为了保证黄花苜蓿丰产,就要合理、有效进行间作和混播。接着本文将从两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黄花苜蓿间作与混播的技巧。一、间作与混播的优点二、间作与混播的主要方式间作与混播的优点①扩大播种面积,开辟新的肥源在种植黄花苜蓿中实行间作或混播,可经济利用地力,扩大其稳肥的播种面积,解决黄花苜蓿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既可增产黄花苜蓿与其他作物,又可开辟新的肥源,解决后作所需肥料,并提供了部分饲料。如在春季2-3月间在麦田、油菜田中套种,对麦和油菜的产量不受影响,每亩可增收黄花苜蓿-斤,最多可增收多斤。②调剂秋收冬种中劳力上的不足秋收冬种时经常会遇到劳力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连续耕作的情况。如近年来浙南地区间作稻改为连作稻,苏南地区的中稻改为晚稻,以及晚稻收获期的推迟,因此晚稻收获后再播种黄花苜蓿则季节已晚,致使产量降低。采用间作办法,可于晚稻未收获前即行种黄花苜蓿,延长了黄花苜蓿的生青期。这样既可提高黄花苜蓿的产量,又可避免秋收和冬种在同一时间内劳力上的紧张,使秋收冬种能按时完成。③增加单位产量黄花苜蓿植株较矮,而麦类、油菜的植株较高,两者的植株所占的空间较小(只有油菜在后期稍受影响),间作或混播还能扩大营养面积,从而增加单位产量。由于增加了绿肥,使后作也适当地增加产量,同时由于麦类、油菜植株的遮护,可减轻遭受冻害程度。据调查,当时气温低达-8℃,与油菜混播的较单播的生长比较茁壮。④增加经济收益采用间作与混播的方法,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能使绝对成本和相对的成本降低。据研究结果显示,江苏黄花苜蓿与麦间作的全年收盆,较南通市郊区麦类单作的全年纯收盆增加24%,成本降低40%。江苏常熟县塘桥区大麦蚕豆与黄花苜蓿混播的净收盆,较单种小麦的增加.7%,较单种黄花苜蓿的增加.4%,成本降低45%。此外采用混播的方法作为绿肥用的,亦可解决当前黄花苜蓿缺种的困难,并可利用不同作物的分解速度,对后作有供给养分的作用,使后作不致遭到因前期肥料过多而猛长,后期又有脱肥等不良现象,从而获得高额产量。间作与混播的主要方式间作方式目前黄花苜蓿与其他作物间作还是比较多的,如有黄花苜蓿与小麦间作,黄花苜蓿与油菜间作,黄花苜蓿与大麦、蚕豆间作等,这些都是有利于黄花苜蓿与其他作物的生长,但同时也要注意其间作技巧,才能有助于提高黄花苜蓿与其他作物的产量。1、黄花苜蓿与大麦(米大麦)间作以浙江黄岩、温岭和江苏南通、如东等地的间作方式为例:黄岩县的草(黄花苜蓿)麦(米大麦)间作方式有四种:①畦边草、中间麦;②畦边麦、中间草;③一行草、一行麦;④牛畦麦、牛畦草。★间作方法一般畦宽4.5-5尺,沟宽1-1.5尺,用点播。麦的行株距为6*7寸或6*8寸最多,而“一行麦、一行草”麦的行株距为6*24寸到8*15寸;黄花苜蓿的行株距为6*12寸到8*12寸,亦有10*6寸的。据了解,温岭县的间作方式,畦两边各种一行黄花苜蓿,麦的行距为7.5-8.5寸,株距为4-4.5寸,黄花苜蓿的株距为8-9寸。在排水良好地区,采用宽畦间作方式,即一行黄花苜蓿,一行大麦;次年在麦行中套种棉花。而在其他地区水稻田中套种黄花蓿苜,水稻收成后,至霜降用犁开漫沟播种米麦或大麦,麦行播幅7寸左右,一畦种一行麦,或隔畦种二行麦,黄花苜蓿则种满畦。黄花苜蓿除在第一年必须播种外,其后每年利用其上半年落地的老熟种子,在秋后萌芽让其自生,每年只播种大麦或米麦。2、黄花苜蓿与油菜间作在进行黄花苜蓿与油菜间作中,如以收油菜为主的,则在前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细耙作畦。而后条播或点播,条播的行距为1-1.2尺,株距为2-3寸,点播的行距同条播,穴距为5-6寸。如同时收油菜子和种子的,则油菜应采用较迟熟的品种,适当放宽行株距。有些地区油菜间作的办法是撒播,油菜穴播,油菜的行株距为10*16寸,穴是3寸见方,每穴油菜3株。还有一种方法是,二者均采用点播或条播,油菜行距为10-14寸,黄花苜蓿可点播于其行间,穴距为6-8寸,条播的在油菜行间开浅沟深约1寸,播幅3-5寸。3、黄花苜蓿与蚕豆间作部分地区采用“行行嵌”的办法进行黄花苜蓿与蚕豆间作,即在前作物收获后整地撒播后,再开穴点播蚕豆,此法可充分的利用地力。此种间作方式在浙江杭州湾南岸的棉区最为普遍,前作物为棉花,棉花收成后,在畦中央条播黄花苜宿,在畦的两边点播蚕豆;一般畦宽3.2-3.0尺,沟宽7-8寸,沟深5-8寸。另外如果在点播黄花苜蓿中,畦四边则可以点播蚕豆,完全可以采用同时间作的方式。混播方式混播,即利用同期生长的作物,如大麦、草麦、泥豆及秋荞麦等作物与黄花苜蓿进行混播。其方式主要包括:黄花苜宿与大麦混播、草麦混播、泥豆混播、秋荞麦混播等。1、黄花苜宿与大麦混播农民采用这一方法目的有两种:①在水稻田栽种的,黄花苜蓿收鲜草或种子,大麦收种子:前者在水稻收获后,不翻耕即开沟作畦,畦宽4.5-6尺,沟宽8寸,再在畦的横向每隔1-1.2尺开浅沟播种,沟土置于行间;如系翻耕作畦的,则畦宽约大于不翻耕的一倍。为防止在水稻收获后,杂草萌芽时才翻耕寸前。播种前先以黄花苜蓿种子与大麦种子各4斤,均匀拌入斤牛、马粪中(加水30斤搅拌,拣出其中粗物质),并与斤新鲜河泥搅成糊状再行播种。点播者穴距7寸,播后不盖土,在冬至小寒间,或春分前后各施肥一次。②在棉田栽种的,系利用黄花苜蓿和大麦的茎叶作为绿肥用在棉田栽种的较为简单,即以黄花苜蓿种子和大麦种子各5斤混合撒播于棉田畦上,再于明春大麦孕穗期全部耕翻作为棉花的基肥。2、草麦混播早稻收割后,耕地平畦,畦宽3尺,沟宽5寸,畦面呈牛圆形,泥块上粗下细(穴底泥为细块利于种子和泥块接触),拌种前先做成泥浆即每亩用黄花苜蓿种子8-10斤,大麦7斤或米麦6斤,配合干牛粪斤,河泥斤,和清水3担制成泥浆。制泥浆的步骤:先在田角挖直径4尺,深1.5尺的平底坑一个,放入牛粪和水,待3-4天后用脚踏手捏,将牛粪弄细再放入,用河泥拌和的黄花苜蓿种子,隔天再放入麦种,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泥浆”,每亩约需泥浆8担。播种前先打穴,穴深1.5寸,口面直径1.8寸,行距6寸,穴距5寸;第二步将泥浆掷于穴中,掷后用腐熟的猪羊灰、盖泥浆,播种期在当地为秋分后5天至寒露前5天。3、与泥豆混播泥豆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可作为的荫蔽物,泥豆收成后,可用其枯叶作为覆盖物以防霜冻。可在立秋边已成熟的水稻田中,当稻穗钧头时,用泥豆10斤种子2-3斤混合后撒播或种子先一日播种,泥豆次一日播种,待水稻收获后再挖沟排水。4、与秋荞麦混播在一季中稻收获后,即翻耕作畦,在处着至白露间,每亩用种子2-3斤,秋荞麦种子3-5斤,混合并拌以灰粪而后撒播。荞麦在开花前每亩施灰肥-斤,恭麦收成后按生长的要求进行管理。由于黄花苜蓿与不同的作物混播,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在种植上也需要区别对待,要因地制宜,切不可一概而论。另外由于每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不一样,混播的技巧也不一样。以江苏的混播方法为例:在前作收成后,先行整地开畦,畦宽7尺南北向,沟宽5寸深5寸,畦中留1尺宽的南北向通道(俗称合荒)。在合荒两旁平行开成非字形的横沟(俗称草板),横沟宽4寸,深1.5时,长3尺,横距8寸。播种前先以塘泥7担,掺入适量的牛屎(充分沤熟),在播种的当日或次日,用大麦种3-4斤,黄花苜蓿种8斤混和拌进泥浆,充分拌和达到均匀,制成草浆,为防止种子“焦芽”,一般当天拌种当天播种,播种期自寒露开始到霜降后6-7天结束。混播需要结合黄花苜蓿的特点,掌握其他作物的生长习性,这样才能“和谐”成长,对双方都有利。如果只是单一的考虑某种作物的产量时,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作物。通常与黄花苜蓿混播时,其他作物的种植技巧要在掌控范围之内。总结:想要提高黄花苜蓿的整体产量,间作、混播的方法很重要,要根据黄花苜蓿的要求来决定选择何种方法来进行间作或混播。只有充分了解黄花苜蓿的生长习性,并在种植前掌握其种植技巧,合理运用间作与混播方法,才能有助于提高黄花苜蓿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