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来7次的潮汕面馆广州生活30年的大
2025/7/9 来源:不详雷安萍看皮肤病好吗 https://m.39.net/disease/a_x6vigbi.html
深街小巷总是美食的藏身之地
晚归的人来这里找到自己的深夜食堂
《舌尖上的中国》曾说:“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隐藏在崇山峻岭的处女地,繁华都市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境。露天的滚油旺火,深灶铁锅,烹炒出浓香四溢的街头料理,为晚归的人们打造一个个深夜食堂。”
汕潮面馆便是如此,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妙不可言。灰白色水泥墙的一家小店安静伫立在马路湾的一条小巷,不争不抢,遗世独立,很有大隐于市的做派。
吧台上一个烟斗,一副银色圆框眼睛,一株盛放着的百合,香气穿过口罩钻进鼻腔,40平米的小店被打理的整洁雅致。
但最有看头的莫过于老板本人,雅痞大叔的衣着品味让年轻人都为之汗颜,手臂上画藏文刺青,一块沛纳海腕表,左右手都戴着斑驳尾戒,足见是细节彰显品味的男人。
年少正当时南下广州,福建,海南做服装生意。云游半生,带着故事,酒,和一碗碗细面落叶归根。
在广东人眼中,或许“粥粉面饭”才称得上中国的四大发明。清早起床,午间小憩,晚餐聚会,夜宵填肚,粉和面已经深埋于广东人的饮食记忆中,混杂在一日三餐,与每时每刻都能完美融合。
其中虾仔捞面(19元/份)最为典型,面条是广东正宗竹升面,和面用新鲜鸡蛋,不加一滴水,才能保证面条爽滑弹牙,牛筋软糯。上面的虾籽清鲜,香而有味。
之所以取名为“竹升面”是因为制作过程用到一根竹竿,但竹竿的“竿”在粤语中寓意不好,便称为“竹升面”。
人在年轻时品味过的美食总是根深蒂固,让人分不清那时是食材真正地道鲜美,还是较好胃口下吃什么都难以遗忘,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老板一路追随。
沙茶面(27元/份)算是厦门的专属美食名片,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传统风味,经过反复推敲琢磨,集匠心于一碗。
汤底熬制20小时+,汤汁微甜浓香,口感相比较于其他面条更浓醇厚重。厦门很远,这碗面却离你很近很近。
古法醋醪面(29元/份)对于北方人是新鲜意外的一种尝试,醋醪打底,汤味微酸,让人胃口大开。
面中有海鲜,虾是老板专门从十几种品类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肉质紧实清甜,正如他说:“北方人的胃都被烧烤吃毁了,想做碗醒酒的面,和顾客交交朋友。”
所谓的贡丸就是牛肉丸,但贡丸汤粉(19元/份)这么叫也绝不是虚张声势。丸子紧致Q弹有韧劲儿,面条口味算是几款里最为清淡的一款,适合宿醉醒酒,也适合解腻戒荤。
潮汕米面重食材,老板也是认真做饭的人,肯为了面上的一小碗辣椒专门从沈阳飞海南一趟,只为搞到理想中的味道。
回归菜品本身,最有意思的是丹阳姜豆(9元/份)这道小菜。最朴实的食材也可以是饭桌上最深情款款的点缀,因为这道菜名里的丹阳是老板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就是从她那里学会了这道小菜。
不论是菜名还是摆盘,随处可见老板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有些人来我们的生命里做客,TA或许会变成一首歌的歌词,一本书的主人公,或者是一道菜的名字······
店里菜品不多,但道道是精品,没有一道菜是为了凑数而来。一丁香肠(19元/份)就大有讲究,肠是独家灌制配方,上面点缀因为形状而被老板笑称为“太阳蛋”,带有南方腊肠的咸香绵密口感。
菜圃花生(9元/份)里的花生是主角,味道和下酒的油炸花生米类似,肩负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重任。
北方人吃蚕豆油炸居多,担豉油蚕豆(11元/份)让蚕豆回归本味,软糯清淡。
鸡胗入味是关键,只有倾注了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入口脆滑,内里鲜嫩,脆拌鸡胗(15元/份)每一块吃起来都分外珍惜。
“食无定味,适口者知。”我们总是太快,或许该找个时间慢下来好好吃碗面了,另外店里的二十四节气自酿酒也即将提上日程,等到疫情褪去的傍晚或者夏夜,邀你来这里一起聊天,品酒,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