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花开及其他高明昌
2022/7/12 来源:不详文/高明昌最近几年,最舒坦的一件事是,可以经常去母亲的菜园里走走。在菜园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也知道了各种各样蔬菜的长相。看它们就等于看绿色,眼目清亮不算,心境也能平和。有时,看的时间长了,我就会莫名其妙地想,要是自己就是一棵蔬菜多好,但我想到了锅子里哔啵哔啵的炒菜声,就感叹起这蔬菜的寿数来。所以看菜,看看长相就可以了,比如看看花,看花是如何生长的。前一阵,我看到了蚕豆花。关于蚕豆花,乡下有句俗语“蚕豆开花黑良心”。我对这个说法持反感态度。在我看来,蚕豆从长豆荚开始良心就没有黑过。蚕豆壳如手指般粗细的时候,是最嫩的时候,我们就摘来,剥开豆荚,炒蚕豆吃,肉与皮统统吃掉;蚕豆老了,照样炒了吃,吐了皮吃豆肉;再老下去的蚕豆,晒成硬豆,放在甏里,到了冬天,想吃了,往水里浸一夜,第二天剥了皮,烧豆瓣汤吃,汤里放一点咸菜,又酸又酥,吃起来特别下饭。我小时候,冬天里经常在脚炉里烘豆。蚕豆是首选,因为蚕豆大,容易吃得饱。蚕豆被脚炉里的火烘热了,噗的一声皮炸了,豆就好吃了。现在看蚕豆,看的是花了。蚕豆的花总体是白的,白里有些青灰色的红,也有铁锈红的。花朵中间确实有黑色的点状,很大,也不规则。有了这点状,这花朵多少就像了蝴蝶的样子,但也有了不好的话头。蚕豆花生长有一个特点,是需要仔细看才能发现的,就是花朵大多长在蚕豆秆的南边,即使长在北面一点的花,也是朝南面方向伸过去的,那个努力挤的样子十分明显,这样花就挤到一块去了,成了狭长的花带,也像一串悬挂的彩色鞭炮。蚕豆秆下面的花,有几朵没有朝南开的,我估计因为它们见不到阳光。这些花朵是装样子的,不会结果,蚕豆是吃不到的。
我在菜园里看见了一畦大蒜,一根根立着,非常壮实。家里人吃大蒜不积极,不像隔壁金芳家。金芳的丈夫对我说,阿哥,这是健康菜,要多吃,你在家里读书写字,臭自己不臭别人,关系不大。大蒜,我是喜欢吃的,吃后回南桥睡觉,第二天早上,妻子会说,高明昌,这个房间臭了一夜。这也确实,所以我吃大蒜的时候,专门挑妻子出门旅游的时候。这样,我家的大蒜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在土地上生根开花。大蒜有一个长法也是与众不同的。你认真看,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大蒜第一次分叉的两片叶子,大多是东西走向的,南北走向的很少能找到。我问过母亲,问过隔壁爷叔,这是为什么。他们说不知道,他们也不相信,我们就去看了金芳家、爷叔家和我家的大蒜,发现这是真的。后来我们做了个实验,将第一次分叉的蒜叶剥掉,看看南北走向的第二分叉叶子将怎样。一个礼拜过去了,我们看见,南北走向的蒜叶在慢慢地往东西方向挪动,所以是斜着身体的,像是悬空攀缘大树一样。但我坚信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东西的走向将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家对豇豆很感恩,想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豇豆长得密密麻麻、长的时间也长,能吃好几个月。每摘一次豇豆,二妹总是要给豇豆施一次肥,而且一定是有机肥。漏了一次,母亲会嘀咕,豇豆要劳伤的。最近几年,我们家的豇豆多了几个品种。其中有一种黑豇豆,周身乌黑发亮,筷子般长短,筷子般粗细,烧后变成了碧蓝的颜色,汤水是有点灰色的;还有一种长豇豆,产量很高,但上口后才知道糯性比较差。种豇豆要搭棚,棚最好是木质或者竹料的,棚要高,阳光才足,透风才快,豇豆才能长得好。豇豆再多、再长,总是从小长大的,从地上长大的,是在棚上生豇豆的。我们发现从一粒籽变成一棵苗,从一棵苗变成一株藤,棚是豇豆向上爬的扶梯,但需要人将豇豆的蔓牵到棚的枝条上。蔓像一条刚出生的青蛇,很短,很嫩,容易弯折与断落,牵时要轻手轻脚。首先要理出青蔓来,然后将青蔓绑到枝条上,再用柴绳团拢。那个蔓是逆时针方向长的,这点要注意。如果照着顺时针方向扎青蔓,青蔓会绕个圈转回来再往上长,这要浪费豇豆生长时间的。所以,扎蔓时要将青蔓扎在棚架枝条的右边上,这样青蔓可以直接往左转后附在枝条上,豇豆的茎爬上去就合乎豇豆的长法,豇豆因此就心顺了,长起来就有了依靠、有了力量。
(刊于年7月15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清欢总是很琐碎
陈鹏举
祖父曹启东与红色金融
曹可凡
仰望历史天空的七颗星
梁衡
住在楼上的童双春
好吃还是白米粽
徐慧芬
黄玉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树德坊纪事
张广智
行进在苏东坡的诗境里
顾定海
锦江饭店,见证改变世界的时刻
简平:怀念“茶客”流沙河,那时和他一起“摆龙门阵”的,个个满腹经纶有来历
合了这火烈性情的,当属辣蓼草
郭发仔
夫妻档的诗和小说,是浓浓的人间烟火
程果儿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人:那段被抹去的历史,不能随沉船一同消失
父亲的叫早
胡宁
枇杷落了一地,每一粒种子都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申赋渔
因为善良的微光灼痛灵魂
方家骏
这是“朝花时文”第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
jf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