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面食如何食药同源

2023/5/16 来源:不详

溯源面点面食的食药同源

杜德春

扁鹊:“食能医病焉用药”?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药食同产于天地之间,共同承接日月精华,只是性味差异,偏颇为药可纠体内之偏,平和为食可供养生。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

明代用面点进行食疗的技术虽然不如唐代、宋代多,但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用面点治病却有更为深入的研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县)人。《本草纲目》是他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的本草学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长期采药实践及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铃医学习所得知识,并参考历代医药书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历数十年时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书写成于明万历六年(公元年),刊行于万历十八年(公元年)。全书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种(其中新增种),收载方剂多首,内容极其丰富。

在《本草纲目》中,不仅对面点原料胡麻、小麦、大麦、矿麦、雀麦、荞麦、苦荞麦、稻、粳、籼、稷、黍、玉蜀黍、粱、粟、大豆、赤小豆、绿豆、白豆、稻豆、豌豆、蚕豆等的性、味有分析,并附有食疗方,而且对具体的面点耖、糕、粽、寒具、蒸饼的性、味有分析,亦附有食疗方。如“谷

部”卷二十五载:

糕〔释名〕粢。(〔时珍曰〕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状如凝膏也。单糯米粉作者曰粢。米粉合豆末、糖、蜜蒸成者曰饵……)

〔气味〕甘、温、无毒。(〔时珍曰〕粳米糕易消导。粢糕最难克化。损脾成积,小儿尤宜禁之。)

〔主治〕粳糕:养脾胃,厚肠,益气和中。粢糕:益气暖中,缩小便,坚大便。效。(时珍)〔发明〕(〔时珍曰)晚粳米糕,可代蒸饼,丸脾胃药,取其易化也糯米粢,可代糯糊,丸丹药。取其相粘也。九日登高米糕,亦可入药……)

[附方〕(新一)老人泄泻(干糕一两,姜汤泡化,代饭。简便方。)

和“糕”的格式一样,耖、粽、寒具、蒸饼都是这样来介绍其食疗作用的。

如“耖”,其性、味“甘、苦、微寒、无毒”。有“除热渴,消石气。和水服,解烦热,止泄,实大肠”等功效;“粽”的性、味“甘、温、无毒”,在五月五日“取粽尖”,和“截疟药”,对疟疾有效;“寒具”“甘、咸、温、无毒”,有“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的效用;“蒸饼”“甘、平、无毒”,有“消食、养脾胃,温中化滞,益气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的功用。(均见《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本草纲目》中面点与食疗的内容是丰富而又精妙的,值得今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继承。

在《本草纲目》之外,明代尚有卢和的《食物本草》、吴禄的《食品集》、宁原(一作宁和)的《食鉴本草》等食疗著作,均以介绍动植物原料的性、味为主,与面点扣得不紧。

明代还有一部传为刘基编的《多能鄙事》。《明史·艺文志》中把它列为农家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将其列为杂家著作。在这部书的卷四中,收有“老人食疗方”,其中有少量面点方。如治老人虚劳的油面傅饪方、治老人胃弱不能进食的黄鸡馄饨方、治老人脾胃气虚下痢不止的野鸡馄饨方、补气血的羊肉索饼方等。

这些房子大体从前代的食疗著作中转录而来,无甚创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